在清华园里,有四个人正站在自己人生的路口。他们之中,有刚历经高考、一波三折地考入心仪学府的第一代“00”后大学生,有即将离…
儒学大师的传奇故事纪录片《朱熹》4月21日央视科教频道开播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科教频道与武夷山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四集纪录片《朱熹》,近期将在央视科教频道隆重推出。该片历时五年精心制作完成,摄制组行程十几万千米,几乎走遍了朱熹生前所有重要活动地点,对众多珍贵的文化遗迹和历史文献进行了精心拍摄。
摄制组充分运用多维度航拍、移轴摄影、水下摄影、三维动画、虚拟影像合成等创新表现形式,用精益求精的制作水准和生动鲜活的故事首次向世人讲述了南宋儒学大师朱熹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贡献,是一部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力作。
下面是四集分集简介:
第一集 《继往开来》
本集立足文化发展史的角度讲述朱熹的历史地位。
开篇以清康熙年间,朱熹被康熙帝列入孔庙大成殿十二哲人的史实作为切入点。朱熹是十二哲人中,唯一一位与孔子处于不同时代的,但被列入十二哲人的后人。通过讲述康熙帝将朱熹奉为高位背后的原因,以及朱熹在元明清的史料记载中享有极高评价背后的原因,讲述朱熹在中华文化,尤其是是儒家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朱熹还通过对儒学的改造,如出版《四书集注》,将儒学民间化和世俗化等,将中华文化重新拉回孔孟之道,以此点出朱熹的地位——儒学的集大成者。本集的最后一部分以国际视野展现朱熹对于韩国、日本和欧洲的影响。
第二集 《以民为本》
本集立足宋史和关于朱熹的历史记载,以朱熹的四次被贬为架构,讲述朱熹的坎坷一生。突出他为国为民的执着追求和精神取向。
朱熹所处的南宋时代,国家偏居一隅,不断受到金的侵扰,内忧外患。朱熹自幼学习理学,内心深植了理学者所特有以家国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取向。但是,他的这种固执的追求却经常与现实发生碰撞,提倡对金主战的朱熹经常受到朝廷主和派的谄媚之臣的排挤;性格固执坦率的他,经常直言上谏,因此仕途坎坷。最后,朱熹的学问被定为伪学,他也是落魄而终,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家国情怀坚守,和对世事的抗争。
朱熹去世后,他的名号被平反,他的学说被奉为元明清的统治思想。结尾处点出,朱熹一生沉浮,离不开他人生极致追求——为国家、为社会坚守的精神。
第三集 《尊礼重道》
本集立足于祠堂、婚礼、祭礼等当下中国市民社会的传统习俗,讲述朱熹儒家理论民间化和世俗化的成果——朱子《家礼》,及其对中国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的重要影响。
以安徽大学刘伯山教授对于徽州古村落的田野调查,以朱熹后人朱杰人的传统婚礼实践,以安徽黟县牌坊群等为案例,讲述朱子《家礼》对于中国人生活的巨大影响。今天,中国人奉行的婚丧嫁娶、饮食起居、伦理道德、长幼尊卑的种种仪制都是由朱熹流传下来的。
正是朱熹,将一直居于庙堂之上的形而上的儒家理论转向了具有实践意义的民间传统文化;也正是他对儒学民间化和世俗化的改造,让儒学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石。
当然,朱熹的某些思想也有它的历史局限性,有些也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我们要用扬弃的观点对待。
第四集 《明德崇教》
本集立足中国
本集以现存于白鹿洞书院的《白鹿洞书院学规》为切入点。朱熹将自己的教育思想浓缩于这几百字的文章之中,这也是后世几百年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韩国等国家建造书院的指导性纲领。而在这篇文章中,朱熹不仅规定了书院的功能、如何建制等等,其中最为主要的篇幅讲述的是如何进行德育教育,这也是朱熹教育思想最为核心的内容。
为了实现这一理念,他给教育分为了两个阶段,即小学与大学,并以此编著了《小学》与修订了《大学》。他强调小学在于知事,也就是培养具体的习惯,而大学在于明理,也就是懂得哲理。即便在今天,他这样的理念,依旧具有现实意义。
朱熹一生不仅恢复了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还重建了岳麓书院,并开创了会讲制度,还自己建立了武夷精舍等。以此将自己的思想流传于后世。
播出时间:四集纪录片《朱熹》 2020年4月21日至4月24日 21:20播出